標題:
請問:韓國各朝代的 開國皇帝 和 開國功臣??
發問:
古朝鮮、統一新羅時代、高句麗王朝、李氏朝鮮的 開國和歷代皇帝和其開國功臣或大將 ~ ~ 高句麗王朝是否有分"前高句麗"、"後高句麗"?? 應該蠻難的 ~ ~ 感謝囉!! @@
最佳解答:
古朝鮮 公元前4世紀,在北部形成了一個奴隸制國家,史稱古朝鮮。而在半島南部由土著部落形成幾個部落聯盟,沃沮、濊、馬韓、辰韓、弁韓。後來馬韓統一三韓,稱辰國 檀君朝鮮 傳說前2333年,天神桓雄和熊女所生後代檀君王儉於今日的平壤建立王儉城,創立古 [朝鮮國],檀君統治朝鮮1500年之後退位成為山神。此傳説記載於 三國遺事 箕子朝鮮 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,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[箕氏侯國],史稱[箕子朝鮮],記載於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所著[史記],時間為公元前三世紀末。韓國人的歷史書[三國遺事]中也存在著有關箕子的記載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。根據[太原鮮於氏世譜],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。而他們從箕子開始,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,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燕人衛滿取代。其後代箕準逃至南方,與三韓合流。據說三韓中的「辰韓」便是箕子後代。 目前沒能夠考古學的考證,在朝鮮、韓國歷史學界上不承認箕子王朝的存在 衛氏朝鮮 根據史記,燕國的將軍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,並成爲箕子朝鮮的宮相。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,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。據《三國志》所記,衛滿到了古朝鮮後,即劫奪了當時的淮王政權,定都王險(即今平壤),淮王則往南逃,投奔今日南韓西邊的「馬韓」部落,時在紀元前195年。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二個王朝,稱「衛氏朝鮮」。 目前沒有足夠的考古證據證明衛氏朝鮮的建國過程 衛滿政權到了他的孫子右渠時暴虐無道,漢武帝遂派兵滅了「衛滿朝鮮」,分置樂浪、臨屯、玄菟、真番四郡,朝鮮半島的西北到平壤一帶,成了中國的領土。不過,漢代統治朝鮮北部並不順利,到了漢昭帝始元5年(紀元前82年),遂「罷臨屯、真番,以併樂浪、玄菟,玄菟復徙居句麗」。 由「古朝鮮」到「衛滿朝鮮」,它指的都是朝鮮半島的北方政權。 中部以南的朝鮮半島原住民,即所謂的「三韓」,在紀元前3世紀逐漸統一成了一個「古代辰國」,但辰國在中國東漢時分裂 馬韓地區(即今日漢江下游)成為百濟國 辰韓地區(即今南韓東部慶州和洛東江下游)成為新羅國 原來的辰國遷到今日全羅北道益山地區,但被百濟國所兼併。 於是,朝鮮地區中南部由東而中而西,成了新羅、高句麗、百濟「三國鼎立」的局面。 百濟國於紀元660年被新羅國所滅,高句麗則於668年被新羅所併。但到了9世紀後半,新羅國又告分裂,成為百濟、泰封、新羅的「後三國時代」 紀元918年泰封國的武將王建竄起,政變成功,改名「高麗」,紀元936年將「後三國時代」再告統一,即所謂「王建高麗時期」,它維繫了大約500年。 14世紀又告內亂,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崛起,進入「李氏朝鮮時代」。李氏王朝一直延續到1910年被日本併吞為止。它最後一個君王高宗李熙少年登基(在位時間為1863年至1910年),由於內憂外患,一度由其父大院君攝政,後因造成人民負擔過重,在指責下於1873年停止攝政。李熙本人於 1897年改國名「朝鮮」為「大韓」。但不旋踵即被日本併吞,「大韓」滅亡。 到了1948年,始又出現「大韓民國」及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」。 李氏朝鮮國王世系表 請參閱以下網址喔 http://www.twce.org.tw/members/04002/korea/%A7%F5%B4%C2%B0%EA%A4%FD%A5@%A8t%AA%ED/%A7%F5%B4%C2%B0%EA%A4%FD%A5@%A8t%AA%EDN.htm 朝鮮半島君主列表 請參閱這裡喔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6%9C%9D%E9%AE%AE%E5%8D%8A%E5%B3%B6%E5%90%9B%E4%B8%BB%E5%88%97%E8%A1%A8&variant=zh-tw 希望有幫到... ^^ 2007-05-10 01:02:51 補充: 高句麗王國自朱蒙於公元前三十七前建國, 時約西漢元帝年間, 其間曆二十八代, 七世紀初內亂不休, 六六六年奪嫡鬥爭劇烈, 奪嫡失敗一方求助於唐, 唐高宗遂派李勛於公元六六八年東征, 唐高宗總章元年(公元六六八年), 唐軍攻破高句麗的都城平壤, 俘其國主高藏, 高句麗)降唐亡國, 共傳七百零五年 2007-05-10 01:03:30 補充: 新羅第47代王憲安王的庶子弓裔, 於新羅真聖女王五年(891年), 參加箕宣領導的竹州農民起義軍, 次年轉投北原賊帥梁吉手下, 894年自稱將軍, 897年自立, 自稱新羅王室出身, 乃憲康王之庶子, 899年與梁吉戰於非惱城下, 梁吉敗走, 孝恭王五年(901年 -- 時約唐昭宗年間), 弓裔放棄正統, 在開城建都稱王, 聲稱復興高句麗, 定國號高句麗, 史稱後高句麗 2007-05-10 01:04:41 補充: 西元918年(時約五代十國,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期) 弓裔遭部將王建推翻, 王建遷都至自己的家鄉松岳, 並改稱為開京(即今朝鮮開城), 改國號為高麗, 935年滅新羅, 936年滅後百濟, 建立高麗王朝, 史稱--王建高麗時期(時約五代十國, 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)
其他解答:
依照世界史"高句麗"屬中國史的一部分, 韓國史是從12世紀後才開始, 且之前的歷史均屬神話, 其內容品質和中國史中三皇五帝的部分差不多 (科技,史學,文化各方面均嚴重落後中國) 另外韓國對外戰爭從來沒贏過, 豐臣秀吉侵朝鮮半島那次也是靠大明朝軍隊打贏的, 絕非像韓國人說的都是李舜臣的功勞, 若您們看到其史書說某某某擊退漢人,日本人,鮮卑人等等, 那不是把小規模的盜匪入侵誇大化的話,要不然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, 總歸一句中華民族的人去看韓國人編的韓國史,不是笑死的就是氣死的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留言列表